北京建都870周年:用一个特展回溯都城轴线演变
都城轴线的出现与范式完善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尤其是都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中国上古的初期国家阶段,中轴线的元素渐次出现,曹魏时期的邺城出现最早的中轴线建筑群,又经隋唐宋辽金时代的演变,历数千年的聚落、城市、都城建设实践为元明清时期北京中轴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体现象天法地、居中而治的政治哲学观、取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理念的中轴线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称中都,这标志着北京第一次成为王朝的首都,是北京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今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近日,展览“辉煌中轴”在首都博物馆对外呈现,回溯都城轴线发展演变史。 都城是国家的政治统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文化仪礼活动中心、社会与经济管理中心,实现这些功能的活动平台或物质载体包括宫殿、库藏宗教(礼制)建筑、衙署、民居、市场作坊、军事设施及相应城市空间等。公元前3500年左右,中国的文明进程加速,国家雏形开始出现。约公元前3000年,多地相继进入初期国家阶段。这一时代的城市聚落众多,其中一些遗址已经具备早期都城的基本内涵,是后世都城的滥觞。 牛河梁遗址、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石峁遗址、平粮台遗址等代表性史前聚落遗址中,已经出现了高级建筑群、祭坛、南北贯通的大道等后世中轴线建筑元素;体现神权与王权的高级建筑群、祭坛与墓地具有庞大建筑学体量和象征意义;为后世中轴线建筑群成为古代都城的天际线奠定了基础;祭祀、礼器的出现反映了礼乐制度的萌芽,是后世中轴线作为礼制空间的先声。 各区域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与碰撞,在中原兴起了强大的政权,出现了居于强势文化地位的广域王权国家,而且王权世袭。 在后续的中华文明发展中,夏、商、周被视作一个整体代表着中国王朝历史的开端。这时期的都城建设,反映着社会的发展与观念的演变。君权的强化、鬼神与祖先崇拜的观念、社会经济的发展等,使三代都城所具有的构成后世中轴线的空间元素,诸如宫殿、坛庙、市场、城门等日趋复杂和完备,结合逐渐体系化的宇宙观和政治观,理想都城理论形成了宫殿内部图。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时期。都城作为政治权力的中心,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唯一性。这一时期的都城建设特点表现为:进一步模仿天象布局,儒家地位的提升使礼制观念在建筑中进一步深化,如建筑命名的儒家化倾向,宫殿位于南部、市里位于北部的前朝后市的大体格局,宫殿内部前朝后寝的格局,南郊祭天礼制理念的体现等。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延续时间近四百年,建立的地方政权和割据政权数量众多,存续时间长短不一。这些政权建立的都城在布局上有创新与改变,最重要的变化是曹魏邺城出现了集中的中轴线建筑空间组合。 隋唐至宋辽金时期,都城轴线上聚拢了越来越多的礼仪建筑,空闻序列的规制日趋清晰,对全城的布局和营建起到重要的统领作用,其自身建筑形态与层次更加丰富,功能要素更加完备,景观秩序更趋恢弘。 1153年,金海陵王正式迁都燕京,称中都,这标志着北京第一次真正成为王朝的首都,是北京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建设的过程中,金中都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将正在发展完善中的都城中轴线理念和范式引入北京,开北京中轴遗产之先河。 元大都是一座在旧城以外的空间进行全新规划而新建的都城。其规划和建设重视对儒家经典中有关都城规制的遵循,首先确定城市中心、城市规模、四至范围和城市轴线,在此基础上按“面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确定宫苑、坛庙、官署等重要空间场所,元大都的营建为明代北京城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元大都鼓楼称齐政楼,并改钟鼓楼东西对称而为南北纵贯的布局。这是都城规划中的创新,为明代北京城所沿袭。 元大都由外城、皇城和宫城三重环套而成,为“回”字形布局。外城平面呈长方形,有城门11座。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四面各有一门。皇城东部为宫城所在,其北有御苑,西部为太液池和太子宫、隆福宫、兴圣官等宫殿建筑。宫城位于外城南部的中轴线上,为前殿后阁格局,四面亦各设一门。中央官署原来较分散,后来集中在皇城南侧和东侧。外城齐化门内设太庙,平则门内建社稷坛,形成左祖右社格局。皇城后面的海子(积水潭)斜街、钟楼一带成为重要的商业区。 这一布局形成了一条南起外城丽正门,经皇城根星门,过宫城南门(崇天门)和北门(厚载门),直至大天寿万宁寺的中心阁(今北京鼓楼北),纵贯宫城中央,全长约3.8公里的都城轴线一元大都中轴线。大内最重要的宫殿——大明殿、延春阁都居于这条轴线上,其规模远迈前代。 洪武元年(1368年),明将徐达攻克元大都后,改建城池,放弃大都城北部比较空旷处,将北城墙南缩五里。永乐十七年(1419),将南城墙向南扩展二里。改造后的北京城周长四十里,共辟九门。永乐十八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 明永乐十八年(1420)基本建成北京城,史料记载“北京营建,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可知明朝初年北京中轴线的格局应如南京城。但是,北京城继承元大都,在中轴线北部规划有钟鼓楼这是两者的不同点。至明嘉靖时期,先后改建先农坛、天地分祀及展修南城,北京中轴线整体格局基本形成。 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进据北京并定都于此,几乎完全沿用了明北京城的建置,仅做了局部调整。清代将明万岁山改名为景山,使景山成为宫城的外延,将外朝的三大殿更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廷后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沿用明制。在宫城内还修建了藏传佛殿,以及大量具有满族建筑风格的宫殿。清代北京城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将城内的行政区划改为满城和汉城的“两城制度”。满洲八旗的八个居住区紧靠皇城四周,汉军八旗的八个居住区位于远离皇城、靠近城墙的外缘,蒙古八旗的八个居住区则分布在前两者之间。从而构成内中外三层护衡体系。 此外,清代大封诸王,在内城大建王公府邸,王府几乎都不在本旗地界,大分散小集中。这也是其有别于历代都城的一个特点。这种较散乱的分布以及皇城的名存实亡,使内城的民居用地大量增加,街坊也更为开放。外城即汉城,是汉人和回民等群体的居住区,同时商业中心和市场也都在外城。 虽然清北京城基本承袭了明北京城的配置,但也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造。大型的营建主要集中在北京西郊,在此营建了三山五园,包括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营建时间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共一百三十余年,投入了巨大财力,所建的园林数量、规模、范围均超过历代王朝。“三山五园”具有皇帝游憩和理政的双重功能,也改变了前朝都城外苑的性质。 京城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处。从元代开始,北京中轴线上的商业空间不断变化。元大都的万宁桥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附近的钟鼓楼及积水潭一带形成了繁盛的商业区,成为“前朝后市”的后市部分。明清时期正阳门一带成为京城的商业中心,沿街两侧不仅分布有大量的店铺、传统老字号,还有戏院、茶楼等娱乐之所。 |